近日,我校周有光文学院邀请原国家哲社规划办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杨庆存先生在西太湖校区立言楼四楼报告厅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苏轼人文史观与创新实践—纪念苏轼常州仙逝920周年”的学术讲座。学院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教研室10多位老师,中文专业100多位同学聆听了讲座,副院长葛金华主持讲座。
杨庆存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人文社科研究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有专精深入的研究,也要有直面现实的关怀。苏轼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少见的天才和通才,其平生成就涵盖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各个面向,极具开创性和影响力。杨教授从“性命之学”“人文史观”“书法绘画”“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等七个方面,总结了苏轼文化成就,并结合自身研究苏黄的体会,重新揭示了苏轼作《六一居士集序》的潜在意图和文化意义,进而引导听众反思欧阳修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的“文眼”问题。同时还就苏轼的书法,深入解释了“石压蛤蟆”与“树梢挂蛇”的具体内涵。杨教授指出,人文学术研究的当代意义洽在于“无用之用”,人类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应该是文化进步。因此,当代人文学术研究不应局限于书斋之内,而要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关怀。讲座最后,杨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互动,他以高远的识见和风趣的解读,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据悉,杨庆存教授为原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原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曾受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北师大教授。现为上海交大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编委、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世界汉学学会副会长。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等发表论文120多篇。先后出版学术专著、合著等近40部。专著《宋代散文研究》曾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