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我院在立言楼334会议室成功举办“苔岑雅集·周有光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七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程林应邀为师生作了题为“东西方想象机器人的方式为何不同?”的学术讲座。院长葛金华、副院长陈鸿、中文系主任贺与诤出席讲座,文艺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教研室教师,以及学生代表30多人参加讲座。葛金华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中,程林教授首先介绍了机器人文化的概念、历史和分类。他将东西方机器人文化差异研究的缘起追溯到了1980年代欧美学界对日本独特机器人文化的观察。其后,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学术研究,深入分析了东西方两种机器人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现象表征与思想根源。最后,通过分析中国科幻文艺和现实中的具体案例,他指出,在日本愿景式机器人文化和欧美焦虑型机器人文化之外,中国有可能孵化出折衷、务实、积极并倡导人机协存的“第三种机器人文化”。互动环节,程教授还就机器人人文研究、中国式机器人叙事、数字复活科幻叙事,以及高水平项目申报、科研服务社会创新等问题和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葛金华院长在总结中指出,程林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充实,涵盖了东西方机器人文化的多个面向,并借助大量案例清晰地解读了东西方社会机器人文化的差异,这为我们重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重新理解科幻文学提供了准确的坐标、精确的问题和有益的启发。
据悉,程林教授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伦理与治理工委会委员等。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德国文学‘早期机器人’书写研究”。研究领域:机器人人文、科幻文艺和德语文学文化等。(通讯员/朱潇 审核/葛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