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博导杨四平先生应“苔岑雅集·周有光文化大讲堂”第四十八期邀请,在立言楼458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莫言小说塑造民间文化中国形象漫谈”的学术讲座。院长葛金华、副院长陈鸿、中文系主任贺与诤出席讲座,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部分老师、全体大一学生参加讲座。葛金华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中,杨四平教授首先梳理了莫言的早期创作与国际影响,结合国内外对《丰乳肥臀》《蛙》等作品的评价,分析了莫言小说写作面临的舆论挑战及其西方“翻译暗流”。之后,他从谱系学角度回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心主题,深入探讨了莫言在“小说中国”到“‘小说’中国”流变及实践中的创新突破。他还基于《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家族》等作品的文本细读,指出莫言发现并创造作为民间文化中国缩影的“高密东北乡”这一新文学地标,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确立了小说写作新范式。互动环节,杨四平教授就莫言小说语言修辞、后殖民批评和文学创作方法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葛金华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杨四平教授的讲座见解独到、剖析透彻。希望大家既要从讲座中汲取知识,更要通过阅读和研究经典的文学作品提升思想的层次、扩展生命的维度。
据悉,杨四平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导、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导、“新汉学计划”博导,兼任安徽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导、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中国新诗叙事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等15部。独立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译古籍《容斋随笔》《夜航船》等。(通讯员/朱潇 审核/葛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