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我院在立言楼334会议室成功举办“苔岑雅集·周有光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九期。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廷银应邀为师生作了题为“地方志资料的文学研究空间”的学术讲座。院长葛金华、院长助理黄杭西、中文系主任贺与诤出席讲座,30多位师生参加讲座。葛金华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中,张廷银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六千多种地方志文献概况,以及自己深耕地方志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方志所见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情况,强调地方志资料对文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学术意义。之后,他从历史、自然、人物、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地方志史料的独特价值,以及地方志史料专题整理与利用中所涉及文学资料的基本类型。最后他介绍了地方志史料中的文学研究空间。互动环节,张廷银教授就地方志史料的采择标准、宋代方志的文学化倾向、地方志史料对流寓文学研究的价值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葛金华院长在总结中指出,张廷银教授突破传统文献研究“以文献证文献”的窠臼,综合运用符号学、文学经典化、地方性知识及文化记忆等知识与理论对文献展开创新解读,探寻文献背后的文化逻辑和深层意蕴,既是优秀范例,也是启迪我院老师学术转型的契机。(通讯员/朱潇 审核/葛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