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周有光文学院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地方教育服务,先后在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和常州市科教城初中的讲台上展现风采,将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基础教育阶段,为助推地方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有光动能。
9月5日,我院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刘磊老师应邀参加了常州大学附属小学赋晓师范学院举办的第一期校本培训专题课程,为附小教师们带来了题为《从口耳相传到人机对话:AI时代人机协作教研的新常态》的专题分享。此次培训旨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江苏省前瞻性项目建设。刘磊主任的讲座紧跟教育技术前沿,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展现了我院教师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服务基础教育的热情。
9月17日下午,周有光文学院何霞老师携文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常州市科教城初中社团选修课启动仪式,并接受了选修课授课教师聘书。仪式后,何霞老师在切问楼录播教室为选修有光文苑社团的25名七八年级学生讲授了生动有趣的第一课——《“鲁迅常州分讯”高晓声的录安洲书写》。
本学期是我院与常州市科教城初中合作开设有光文苑社团的第二个学期。该社团由孙慧琦老师、黄杭西老师、刘磊老师、何霞老师共同担任导师,并选拔我院大二、大三、大四同学参与授课实践。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中学生开启了探索文学魅力的窗口,也为我院学子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实践平台,是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案例。
服务地方,彰显担当。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体现了我院教师主动对接地方教育需求、积极奉献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周有光文学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不断深化与中小学的合作,共同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张燕红 审核/董文康)